提供合肥市蜀山区天气预报,包含每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状况及风向等气象信息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06月19日19日 中雨转大雨 24℃ ~ 27℃ 日出05:05日落19:19 | 06月20日20日 中雨 23℃ ~ 27℃ 日出05:06日落19:19 | 06月21日21日 大雨转中雨 18℃ ~ 24℃ 日出05:06日落19:20 | 06月22日22日 小雨转多云 18℃ ~ 24℃ 日出05:06日落19:20 | |||
06月23日23日 阴转晴 19℃ ~ 27℃ 日出05:06日落19:20 | 06月24日24日 晴转多云 21℃ ~ 28℃ 日出05:07日落19:20 | 06月25日25日 阴转多云 25℃ ~ 29℃ 日出05:06日落19:20 |
星期五 2025-06-20 |
中雨 |
23℃ ~ 27℃ |
西南风 4级转3级 |
星期六 2025-06-21 |
大雨转中雨 |
18℃ ~ 24℃ |
东北风 3级转4级 |
星期日 2025-06-22 |
小雨转多云 |
18℃ ~ 24℃ |
东北风 3级转1级 |
星期一 2025-06-23 |
阴转晴 |
19℃ ~ 27℃ |
南风 1级 |
星期二 2025-06-24 |
晴转多云 |
21℃ ~ 28℃ |
东风 1级 |
星期三 2025-06-25 |
阴转多云 |
25℃ ~ 29℃ |
南风 1-2级 |
合肥市蜀山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南部,东接包河区,西连肥西县,北邻庐阳区,南濒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域面积约663平方千米,2020年常住人口超过130万,辖12个街道、1个镇及1个省级开发区。区域内的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聚集了大量科技企业与研发机构。
历史记载中,蜀山区所在区域早在汉代属九江郡,隋唐时期为庐州府辖地。1949年后,随合肥城市扩张,原属合肥县的部分划入城区。2002年,合肥市行政区划调整,正式设立蜀山区,名称源于区内的标志性地貌大蜀山。清代《庐州府志》载,大蜀山“平畴突起,孤峰独秀”,地质研究显示其为死火山,距今约1.2万年。
地理上,蜀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大蜀山海拔284米,为区内最高点。董铺水库、天鹅湖等水体分布其中,形成城市生态屏障。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覆盖率达90%,栖息鹭鸟、刺猬等野生动物30余种。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夏季多雷雨,冬季偶有降雪。
人文领域,蜀山区集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等高等院校16所,科研院所54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庙镇狮舞”传承200余年,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辖区内保留清末淮军将领张树声家族祠堂、现代建筑“安徽博物院新馆”等文保单位11处。
经济发展方面,2021年蜀山区GDP突破1200亿元,数字经济占比达45%。“中国声谷”人工智能产业园入驻企业超1500家,包含科大讯飞等上市公司。商业核心区天鹅湖CBD汇集银泰城、华润万象城等综合体,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
旅游资源中,区内拥有4A级景区2处:大蜀山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合肥野生动物园饲养动物300余种;3A级景区安徽博物院年举办专题展览20余场。开福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建筑为2005年重建,主殿高37米,占地164亩。
交通设施完备,合肥轨道交通2、3、4号线穿境而过,合九铁路、宁西铁路在此交汇。区内的新桥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200万人次,连通国内外106个城市。
科教领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的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坐落于此,建成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428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6件,居安徽省首位。
市政建设方面,建有体育中心2座、大型图书馆3个。合肥市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200万册。绿轴公园、匡河景观带等城市绿地总面积超1800公顷,绿化覆盖率42%。
在文献记载中,明代文人熊敬《登大蜀山》诗云:“翠霭晴岚绕碧峰,浮槎直欲问仙踪。”清代《嘉庆合肥县志》记载“蜀山雪霁”为庐阳八景之一。民间传说大蜀山为二郎神担山填海遗落的扁担化成,该传说入选合肥市级非遗民间文学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