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哈尔滨市哈尔滨市天气预报,包含每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状况及风向等气象信息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06月19日19日 雷阵雨 17℃ ~ 26℃ 日出03:43日落19:26 | 06月20日20日 雷阵雨 13℃ ~ 25℃ 日出03:44日落19:27 | 06月21日21日 中雨转雷阵雨 16℃ ~ 22℃ 日出03:44日落19:27 | 06月22日22日 晴转多云 15℃ ~ 27℃ 日出03:44日落19:27 | |||
06月23日23日 晴转多云 21℃ ~ 31℃ 日出03:44日落19:27 | 06月24日24日 晴转多云 21℃ ~ 31℃ 日出03:45日落19:27 | 06月25日25日 阴转多云 21℃ ~ 31℃ 日出03:46日落19:27 |
星期五 2025-06-20 |
雷阵雨 |
13℃ ~ 25℃ |
西风 1级 |
星期六 2025-06-21 |
中雨转雷阵雨 |
16℃ ~ 22℃ |
西风 4级 |
星期日 2025-06-22 |
晴转多云 |
15℃ ~ 27℃ |
西北风 4级转1级 |
星期一 2025-06-23 |
晴转多云 |
21℃ ~ 31℃ |
南风 1级 |
星期二 2025-06-24 |
晴转多云 |
21℃ ~ 31℃ |
南风 1级 |
星期三 2025-06-25 |
阴转多云 |
21℃ ~ 31℃ |
南风 1-2级 |
哈尔滨市位于中国东北平原北部,松花江中游,是黑龙江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9区7县2个县级市。自1153年金朝在此设都(上京会宁府)起,哈尔滨地区已有800余年建城史。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修建,哈尔滨逐渐发展为国际商埠,至20世纪30年代,曾有30余国侨民在此定居,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背景。
地理上,哈尔滨地处松嫩平原东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地貌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松花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支流呼兰河、阿什河等分布其间。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3.6℃,1月均温-19.4℃,极端最低气温-37.7℃(1970年),冬季长达5个月,冰雪资源丰富,冰灯艺术与滑雪运动闻名全国。
历史上,哈尔滨在清代属吉林将军辖区,1907年正式开埠。中东铁路时期建造的圣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等建筑群融合巴洛克、折衷主义与新艺术运动风格,现存欧式历史建筑500余处。1932年至1945年间,哈尔滨曾为伪满洲国特别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基地,“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三大动力厂奠定其“动力之乡”地位。
经济方面,哈尔滨现为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医药产业集群突出。2022年GDP达5490.1亿元。建有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以及哈大齐工业走廊核心区。寒地经济特色显著,冰雪产业年收入超50亿元,冰雪大世界与亚布力滑雪场为代表性旅游项目。
人文领域,哈尔滨方言属东北官话哈阜片,城市文化受俄、犹、日等多元文化影响。现存东正教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犹太老会堂、鞑靼清真寺等11种宗教建筑,以及中华巴洛克风格的历史街区。饮食文化融合俄式红肠、列巴与东北炖菜,马迭尔冰棍、锅包肉为特色美食。
旅游景观以冰雪文化为核心,中央大街、太阳岛、伏尔加庄园为国家级景区。夏季松花江湿地面积12.5万公顷,冬季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为世界最早的室外冰灯展。每年举办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中俄博览会,吸引全球游客逾千万人次。城市绿化覆盖率38%,拥有中国最大城市原始森林——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
社会构成上,全市常住人口988.5万(2021年),少数民族占比4.3%,包括满、朝鲜、回等51个民族。高等教育机构50所,哈工大、哈工程为国家“双一流”高校。医疗资源居东北前列,拥有三甲医院25家,传染病防控曾创“伍连德扑灭鼠疫”历史案例。
行政区划层面,道里、南岗等主城区保留百年历史街路名称,如“霁虹桥”得名于蔡锷诗句“虹飞霁色三千里”。松北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占地39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周边五常市以稻花香大米闻名,尚志市存有抗联遗址,依兰县保留金代坐井观天遗址。